【即興劇筆記】隨心反應的史堡琳練習工作坊

【史堡琳練習】主題工作坊  8/19(六) 9:30-17:00 (共一天6hr)

【即興教練】黃煒翔

內容介紹:

這個工作坊將帶給你即興劇之母史堡琳(Viola Spolin)經典的訓練方法。史堡琳練習的目的包括,隨心反應、打開意識、轉化焦點、釋放緊繃、面對預設、專注、在當下。史堡琳被20世紀的美國劇場視為一位重要的革新者,自40年代起,史堡琳開始發展出各種劇場遊戲,目的是為了解放創造力,透過專注於「玩」這件事,來達到釋放開每個人創作性自我表達的能力。

如果你是一個演員,或是一位曾學習表演的學員,非常有可能,你曾在各種表演訓練中,接觸過史堡琳所發明的許多許多劇場遊戲以其延伸,這個工作坊沒有經驗限制,無戲劇經驗者~表演老鳥,任何人都適合參加,這裡有最經典的劇場遊戲,等你來,玩一天~

來源:2017 勇氣即興《夏日學校》Guts Improv 2017 Summer School


參加心得:

這門工作坊對我來說好難啊。

回想最初對即興劇有興趣,不諱言的說,是想學習即興劇的「技巧」豐富自己的工具箱,以便應用在引導與教練手法上。而參加了基礎工作坊也不失所望,真的有讓我體會到一些即興精神與啟發靈感。

如果說基礎工作坊,是讓我從用腦到學著不用腦,接受自己的玩心的即興過程。史堡琳,則是逼我用盡全身心感覺要去體驗與連結、觀察自我與他人

對自我表達困難、對運用肢體有心裡障礙、不善表達情緒的我來說,太難了。但也就是因為這一次的「太難」,才發現原來自己身上還有這麼多重重設限。

這次的活動與遊戲:

  • 破冰:姓名指人
  • 檸檬汽水
  • 千面女郎
  • 鏡子:follow the follower
  • 在空間中漫步遊走
  • 小貓要回家
  • 胡言亂語
  • 無實物童玩
  • 無實物場景即興劇
  • 結尾:即興格言

「胡言亂語」差點讓我崩潰了。

前面幾個活動都還算能夠知道怎麼應對,直到「胡言亂語」真的讓我發現我是有多倚賴用腦思考的人。

什麼是「胡言亂語」?就是發出像是語言的聲音,但實際上毫無任何意義。

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做到的?時而講出像法文的腔調,或像日文,可以立即就發出無意義的內容,我完全無法耶,只能發出單音。大腦自然地抗拒做出這樣的反應,腦袋中的那塊肌肉沒有鍛練過,完全呆立在當場。

原來沒有語言,反而可以讓人專注在肢體、表情、動作、語調。不是用對白中的邏輯文字推進劇情,而完全是意在言外。

同樣的,讓我思考產品跟設計更也是同樣的道理啊,不是靠邏輯與說明文字促使東西好用/能用,更多的是在於周邊支撐的那些細節們啊,顏色、介面、語調、操作流程等等。


最感到神奇魔力的則是「無實物童玩」。

什麼是無實物?就是無中生有,憑動作跟語言描述,透過觀眾的想像力就把那樣東西呈現在到眼前。

一開始先用童玩勾起大家共同的回憶,接著我們分組真的去玩小時候玩具:「疊疊樂」、「推積木」、「心臟病」。只是方式有點不同,我們玩的東西,是看不見的

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想像自己真的在玩疊疊樂,會怎麼拿每一根木條、會怎麼推疊、玩得時候會怎麼反應。很神奇的,透過和夥伴的配合(沒有語言,只有動作),到最後,竟然不覺得自己在「演戲」,而是真的有個疊疊樂出現了,曾經玩過的記憶全部回來了。

透過煒翔問我們,想想看上一次在玩的疊疊樂,手上的觸感是怎麼樣的?跟誰一起?是什麼樣的感覺?哪些讓你開心?哪些讓你留下記憶?我看著自己的手指頭的動作,彷彿一塊積木就在眼前。


關鍵元素構成一齣「無實物場景即興劇」

「如果只用三個元素構成廚房,你認為會有哪三樣?」

這個問題基本包含了這個練習的精髓,也讓我非常有啟發。場景中的道具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是否具備關鍵有識別性的元素存在。同樣的,回到產品開發的場景中,更不是功能越多越好,而是到底能否能僅靠關鍵的場景,就讓這個產品生動起來?這完全就是MVP(最小可行性產品)的概念啊。

一場戲,只要能在觀眾腦袋中建構起場景,讓故事活起來,感到好奇、共鳴,迫不及待要採取行動,那就成功了。

結尾的練習也很棒,結合了無實物場景、胡言亂語,共同無中生有創造了兩場很精彩的即興劇。

  • 破舊的老屋中,詭譎最終溫馨的家族小故事。
  • 有年歲的教室中,錯綜復雜的多角關係。

神來一筆的「即興格言」

一個人用一個字最終組成一句話,非常棒的結尾方式。讓每個人最終專注在聆聽與共創上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都是一個字,都是一份子,最終卻產生了大家都一致認可的三句話。Amazing。


更多連結:

延伸閱讀:

發佈留言